100%纯粹!真正的「教育从业者」是怎么想问题的?

,截止今年7月出台5份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如此密集的条例到底想说什么?,先看看高频词汇:教育594次、资源218次、教学193次、网络132次、建设132次、学习132次、学校113次…,结论:未来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的路径,立足于技术与学校教育体系各要素的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与教学、区域与学校教育治理等系统。,——华南师大柯清超,未来教师队伍会向两个方向分化:,全能型教师:人工智能支持下,老师既要为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支持,又要为带有生态性质的群体提供支持。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掌握学科知识,又要掌握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掌握认知、脑科学发展、儿童身心健康相关知识,还要了解各种社会属性,具有领导力和社会协作能力,这是一般教师难以胜任。,专业型教师:未来教师会出现精细的、个性化分工。让每位老师成为全能大师不太可能,但部分教师可以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未来将会有专门做练习辅导的老师、做项目设计的老师、疏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老师、授课老师、做教学设计的老师等。教师角色分工越来越细,就像拍电影一样,有编剧、演员、导演、摄像、后期制作。,——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3个公平”: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3个没有变”:信息产业升级大趋势没有变、教育主要矛盾没有变、党和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心没有变。,“1个回不去”:数字化的生存习惯。,“9字整顿指南”:守底线、划红线、释潜能。,——华南师大胡小勇,教室里的黑板也在不断变化。,从结合了电视机、实物投影仪,到显示屏、交互白板、触摸屏,这一变化从未停止。,老师的大黑板有了新定义:可交互,更丰富的教学互动窗口、便捷的数据平台。,学生的小黑板也应运而生:在软件的支撑下,个人智能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协作。,所有的线下也都可以是线上,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将没有边界。,——华东师大杨晓哲,乡村学校必须成为赋予孩子未来的希望之地。一些办学经验:,学校要变好,先从教师改革入手,做老师不只是一个挣钱的工作。,教育萌芽,从一台小小的电脑屏幕开始,后来途梦公益机构捐赠了一台投影仪,ClassIn也为我们支持了软件平台。,年龄并不是阻碍老师们采用信息化教学的阻碍,教育理念的革新和老师自身的积极性,能引发“互联网+教育”的更多探索。,乡村小学的未来,不能走和大多数学校相同的路,我们只能去拓展新方向。,——程场小学校长程爱思,在线学习的7个基本事实。,前4个关于设计,后3个关于组织。,——北师大黄荣怀,教育数据不是一堆用作统计的简单“数字”,而是教育的战略资产和科学力量。,五个方面驱动驱动精准教学。,学校:要建立信任文化,大家才敢把学生作业拿出来分析;,校长:需要学会从数据中发现学校教学问题;,教师:要参加培训,掌握数据分析能力及教学决策能力;,教师+教师:富有成效的教师合作研讨需要一定的交流规则;,教师+家庭:帮助教师有效地与学生、家长沟通智能系统中的数据报告;,——北京大学汪琼,元宇宙(应用)最大的潜在领域其实是教育,游戏的终极意义是让大家学习。,人类进入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的历史阶段,学习变成了终生的、全天候的内容。元宇宙为这样的学习提供了最大空间和最好的技术基础。,人们的全部压力、全部焦虑,是因为人们的知识的储备、教育的程度赶不上世界的变化。这种情况必须改变。现在太多的年轻人可以成为过去传统老师的老师,所以,需要打破和改变教师和学生数千年来的边界。,元宇宙的未来很大程度决定于大众的参与和贡献,它应该成为更多公共资源的载体。,——经济学教授朱嘉明,教育新基建,学校买的不是基建,是服务。,想象最早的基建是什么样子,就像找别人帮忙盖房子,房子盖完关系即结束。但现在的房子盖完以后,你会发现结束不了,因为空调、门禁、热水器等都需要有人来维修。,你会发现,只要是跟电有关的东西,就不能是一锤子买卖,之后的服务特别的重要。如果做的是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那所需要的服务就更重了,所以教育信息特色服务非常重要。,——北京大学尚俊杰,乡村学校可分为三个层次。,小规模学校:表现为国家规定课程“开不齐”的最底线问题;,乡镇初中、中心学校与较大规模完全小学:主要问题是国家规定课程“开不好”问题;,城中小学:突出问题是教育教学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最主要根源还在于结构性缺员与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现状并存。,乡村学生获得创新教育的机会与城市比存在巨大落差,“5G+智慧教育”成为追赶这一落差的契机。,——西北师范大学郭绍青,混合式教学这个词消失得越早越好,教学即是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线上学习+线下学习+整体性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不只是技术,而差在一种真实与虚拟之间的互动。,进行混合式教学的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正式学习时间,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育人效果存在差别,把教师从单纯讲授中解放出来,聚焦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海交大苏永康,教育领域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教育”的6点策略性思考。,优建畅通、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优配实用、够用、好用的终端设备;,优质丰富、泛在、共享的教育资源;,优培勤学、技优、协同的教师队伍;,优推案例、课例、模式的区域范式;,优融理念、技术、行为的教学常态。,——贵州教育局高方银,未来的学生装备:人人拥有电脑。,聪明的校长不是一味禁止,而是建设自己的网络教育服务空间。,未来的教师工作形态:一天8节课,每节45分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