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我是如何重回校园拿到硕士学位的?
01 没想到要回炉重造
2012 年本科计算机毕业,刚做半年程序员就去混传统文化圈了。
程序员时候,正好住 P 大西门外小区,每天早上骑着单车,迎着朝阳从西门穿过华表去中关村,晚上又从东门经过灯火通明的教学楼和黑漆漆的校史馆回到住处,从没想过自己和这个学府还有其他什么关系。
选择辞职原因很简单,懒惰、无知、投机。觉着生活不应该是天天苦逼敲代码,更何况当时老大给了一部分股份,拿股份赚钱创业才是有奔头儿的事儿嘛。
于是跟着前老大去了香山脚下创业,这里远离城市,停泊在西山臂湾里。这里鱼龙混杂,群魔乱舞,如混沌未开。
才华横溢但一直没有名气诗人、会点穴治病练功不小心走火入魔的武者、穿着宽袍大袖不影响撸串哈啤速度的儒士、练一辈子大枪的老北京房东大哥、唱哭了听众但脸上有大块胎记的蒙古歌手、年过五十仍然勠力写作怀抱文学梦的房东大姐、只负担得起最低房租的北漂打工人、躲在山脚大院从没见过真身的豪门权贵。大家在这里相安无事,自由又随意,魔幻又现实,带着天真又烂漫的理想主义余光。
来了这里的人不自觉得节奏就慢下来,日子不小心就安逸。我们都给这安逸找借口,说这里风水好,这里背靠西山,给人底气;前有昆明湖和平原作明堂,开人心胸;左右有西山余脉做护法,抵挡北风。这里是摇篮,不论什么妖魔鬼怪,到这里都会变得像小朋友一样,日子都过得洒脱了。
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开心的创业日子,公司终于在业界做出了点成绩,我们也从世界尽头的香山进了城。
在城里,我负责一个线下琴社,带七八个小伙伴经营。然而,我的管理能力差的一塌糊涂,分工既不明确,任务也不清晰,连人心都拧不到一起。意识到自己如此弱之后,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理论知识,去找老大。
老大建议去读文化产业管理,他自己也早年也在那里学习过。老大能力强悍,是不是也从这里学到的?于是便连夜查了招生简章,是一个同等学力的文化产业管理高级研修班,一看快到了截止日期,匆忙报了名。
科普下我国研究生,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学位从低到高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博士是最高学位。我们知道硕士博士都是研究生,一般称硕士研究生是研究生,称博士研究生为博士。
硕士、博士到底差别在哪里?我们看下官方标准:
学士:1.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硕士: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1.在本门学科上学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学位是名,这些水准才是实。博士后不是学位,是博士毕业后拿到教职前的一份过渡工作,时长六个月到三五年不等。
硕博学位分成学术型、专业型,学术型注重科研,探索解决学术界问题;专业型注重实践,目的在解决业界问题。两者并不分优劣,国家也规定两者地位平等,只是培养目标不同。
因为学界长期偏好和惯性,学术型站在鄙视链顶端,虽然这个链条只有两环。我们常见的 MBA、EMBA、DBA 就属于专业型硕博。
从哪些方面可以拿到学位呢?一种是全国统考、推荐免试,也就是考研,通过后一般是全日制学习。另一种还是全国统考,但叫同等学力统考。
什么叫同等学力呢?同等学力(Persons Who have the Same Academic Ability)是说学习经历虽不同,但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方面达到了同等程度。
这条路适合已经工作很多年,没办法脱离工作去全日制学习的人,可以在职学习,同样能拿学位,有结业证书,一般没有学历证书,俗称单证。
当然,通过同等学力读研申报学校时,要求比全日制更多些:
申请人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成绩。
最后学历证明。
已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
有些学校要求更严格,需要申请人提交研究计划,我报的正好是这些学校。结果毫不意外,第一年被刷。
02 求学生涯
吃一堑,长一智。毕竟是跨专业,得好好准备,我那么匆忙的提交,不刷我刷谁?于是买了多套教材仔细看,主题学习,结合自己工作重新写了研究计划书,毕竟要读研,好研究计划会很有用。
终于通过审核进入面试,面试安排在周六上午,进了面试会场,三位教授背窗面我正襟危坐,全程录音录像,随机抽取两题,自己选择一题回答,有三分钟准备时间。
抽了第一题,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完全看不懂,手心冒汗看了第二题,「你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有哪些挑战与机遇?」
这不正好前段时间有本新出教材最后讨论的话题吗?一下子有了信心,和面试老师们聊了近半小时,觉着老师们背后都有光。最终通过了面试,如愿回炉。
抱着对最高学府的憧憬,重回校园的热情,重新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校园里到处是青春的面孔,受他们感染,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青涩年华,一时热血,和同学说,这次要刻苦学习,争取当学霸。
开学第一天,院长开课讲座,旁征博引,幽默有趣,有识有料,更激发了我好好学习的热情。班主任嘱咐多听多问,及早准备论文。
然而,怀着满满热情,听两个月 h 指数超高大牛们的课之后,再次上课,我竟然有点昏昏欲睡。
并不是老师讲课水平问题。试想你长期在创业氛围里,今天有个好想法,目测要发财;明天尝试结果出来,发不了财了,但又冒出来十个「目测要发财」的新想法。这种过山车多刺激。
老师们讲了很多理论的很精彩,拿去实践再反馈终究要慢太多,不小心兴趣就消耗殆尽了。还有,虽然文化产业管理也是一门交叉学科,但上了开智的课,看其他课都觉着智识上不够惊艳了。
1、喜欢的课程
十几门课里只有三个课最喜欢,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前沿,用经典与前沿理论结合业界最新发展,学术偶像向老师温文尔雅,极具学者风范。听他课很仔细,他最新专著《文化产业导论》可以说是集大成之作,感兴趣的同学推荐看下,秒杀其他一般教材。
另一个是艺术学理论,当时只是觉着除了欣赏下画有点意思,其他没什么实用价值,但老师讲的引人入胜,能把艰深理论抽丝剥茧的带你看,引人入胜。
比如下面这张油画,是著名画家科萨经典作品《天使报喜》,「天使报喜」是圣 经上一个情节,天使向圣母玛利亚报喜,她即将生下耶 稣的故事。
一般评论家会讨论构图、色彩、意义等等,但是你仔细看,在这么经典的画面里,为什么有一只蜗牛这么显眼的在两人中间?这么神圣的时刻,作者为什么画一只蜗牛上去?
如果你也好奇,推荐你看下老师推荐我们的书,《我们什么也没看见》。放心,不是那种大段大段学术名词连成的大道理,作者没一点架子,用唠家常式辩论,从具体而微的细节入手,凭借事实,最终推论出与传统欣赏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还有对于作者五次身份变革,被称为「作者的五次之死」类似这种非常理论的理论。不像编程那么有实用,但它们让人对艺术界、对世界如何运作理解得更深刻了。
第三个喜欢的课是游学。因为同学们都是从各个企业来的,项目非常丰富,老师带队参访其中一些典型企业。
这些游学不像那种以报功为主的领导考察,师生们纯做学术探讨,无关利益。参访企业除了例行吹牛,还是会非常实在的把自己的问题说出来,有这么好的机会,请老师专门分析提建议,当然不能错过。
从这些经历获取了很多真知灼见,增长了见识,同学们还一起吃吃喝喝,增加了感情。
2、写论文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快到不小心课程就上完了。还记得前面说的学术型硕士么?这个在职研的终点就是一个学术型硕士学位。
开学时候班主任老师就提醒过及早开,但我完全没有想着要拿学位,觉着从这两年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见识才是重要的。而且同等学力不是放宽拿学位年限要求,有五年时间去拿嘛,所以不着急。
还有个信息,因为学校要求严进严出,这个在职研修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同学最终拿到了学位。写论文这么困难的事,所以一拖再拖,拖到了课程全都结束了,都没开始动笔。
直到去年,学完了人生资本课,意识到学位这个东西原来是个亮闪闪、沉甸甸的文化资本,便又重新重视起来。计划选好导师后,辞职花三个月写完,这样刚好赶上秋季答辩,当年就毕业。
幻想是很美丽,现实很骨感。一般硕士需要跟着导师,每周碰头学习研讨,和同学切磋,持续两年才写出一篇合格论文,我这三个月就能写出来同样水平的话,那我不仅是学霸还是天才了。
在我尝试了一下之后,立马就意识到碰到硬茬了,研究什么、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研究、从哪里切入,可惜为面试准备的研究计划只在面试时候有用,一大堆问题跟蝙蝠似的扑啦啦乱腾腾朝你飞过来。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导师组建了论文工作室,召集了博士师兄师姐们一对一定向扶贫,每周一次辅导,这才摇摇晃晃走上了正轨。
三个月才弄清了研究方向、对象、方法、理论,才成功的开了个题。现实是个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大汉,直勾勾给你照面一拳,彬彬有礼的提醒你什么叫真实。他不仅蛮横,还很调皮,因为翟天临来了。
2019 年的当红小生翟天临是电影学员博士,又报了 P 大博士后,然而记者采访他时,他一脸懵的问「知网是什么?」博士论文更是被查出来抄袭。引起全网轩然大波,更引起国家对学术乱象重拳出击。
2019 年也被称为天临元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翟天临之前,文科类硕士论文查重率在 20% 以下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翟天临事件之后,变得极其严苛,更不要说 P 大了。
到了天临三年,P 大社科硕士都是 10% 以下查重率,除去引用文献,查重率要求接近 0。而且以后抽检,出现问题,导师、学院都需要承担责任,堪称史上最严格毕业要求了。
每当夜深人静肝论文时候,总有一股不平冒出来。我「好奇」的想去看了下翟天临微博,发现不止我一人「好奇」。大家对他评论多为负面,也有人戏称「他一己之力,贡献了自己的前程,严肃了整个学界」,精神可嘉,行为不可取。
比不上全日制同学学术濡养,又没有电影里的主角光环,怎么突破呢?考虑到科学昌盛几百年历史,全球科研人员按千万计,我遇到的问题,他们也一定遇到过。于是买了一堆关于写论文搞科研的书,主题阅读。果不其然,有古今中外各路大神支招。
比如美国心理学家 Paul J.Silvia 写了一本小册子《文思泉涌》,「实用、励志而轻松。它告诉你写作不需要太多的天赋或特殊才能,而是需要策略、方法和行动。熟读此书,你不用熬夜,也能成为文思泉涌的学术牛人,既不耽误享受生活,又能获得高效率写作带来的成就感,走向学术生涯的高峰。」
他的实用策略就两个:一是固定个时间固定地点,找个桌子,搬个椅子,坐下来,打开电脑,开写。二是和其他小伙伴组个队,定期喝喝茶聚聚餐,相互唠唠学术的苦,交流下遭遇了哪些困难。这两条都不难,然后你就会发现,日子一天天过去,你不小心就把论文写完了。
还有复旦大学各位教授把他们的经验写成了武功秘籍,《通识写作》。有些点非常反常识,比如先写实证部分而不是按顺序从头写,先只看领域重要文献和部分相关文献而不是还没写先看 100 篇。
还有挺多独家秘诀和反常识,等你自己挖掘咯。其他还有《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质性研究导引》等等。吸收了大牛们要诀后,便开始小试牛刀。
第一个动作是更改作息,每天晚上十点上关灯睡觉,第二天一早六七点自然醒,从七点定时写到十点,因为这个时间段精神最充足,脑袋最清醒灵活,写起来最顺手,充满电才跑得快嘛。
一般每天早上会持续三四个小时,这样每天都能看到自己进步,有动力继续写,有成就感。写累了就休息下,想小睡就小睡下,想吃点零食就吃点零食,毕竟写论文是个高强度脑力活儿,耗电量太大。
我之前是非常不接受自己工作三五个小时,累了困了这种情况,觉着累了困了不应该有,会强打精神继续劳动,就像电池没电还要强行继续一样。不接受,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下降,身体还透支,自己还难受。
反而接受小睡小憩这个事实,累了就散散步,困了就小睡一刻钟,电量恢复到原来八成,又能继续欢快前进了。尽量不要在平时工作时候,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让事情顺其自然的发生,顺势而为,不更悠然自得吗?
第二个是喊上几位积极的同学一起组队,原计划每周定期线下碰头,受疫情影响,改为线上,效果也很不错。
组队打怪的好处就是什么?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组队打怪更容易防暗箭。能表述出来的困难和障碍,我们都可以根据用语言来找到他对应解决办法,寻求帮助。
写论文不是写出来,是做出来的,一番调研几番折腾一二十次迭代,最终付诸论文这个「八股文」的。
做论文过程里面是有大量非常不明确的问题,让你隐隐觉着不对,又说不出来;或者说出来了,场景极其具体、细微,验证成本很高,以至于你不得不放那儿,眼睁睁看着又解决不了。这类问题我把它称为「暗摩擦」。
用魔法打败魔法,解决暗摩擦需要去内隐知识产生的土壤里。社群就能提供这样的土壤,大家才能把这类暗摩擦的问题给激发出来、解决掉。
如果你要自己玩儿的话,暗摩擦就会不知不觉的把你给挡下来了,到最后你前进的摩擦力会非常的大,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得不放弃,还说不清楚为什么。组队模式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论文引用的参考文献需要遵照学院要求的格式,草稿时引用的两百条文献要修改,想着自己写程序来修。写程序需要时间,直接修改也耗费时间,时间宝贵,哪个更省时间呢?
有队友就给了反馈,直接修改更快,一下午就完成了,写程序可能要花两天。暗摩擦就这样被消除掉,探索的时间、精力和心力一下子就省下来,放心去做就好了。修改了十六版,顺利完成初稿,终于通过盲审。此时也要准备直面评委老师们的答辩了。
3、答辩
队友们对答辩也心里没底,毕竟六个教授来围观你一个半路出家的学术新手,六个中还包括两个校外的。
所以又去抱高手们大腿,他们会总结各种各样的招式、技巧,悄悄藏在他们的书里面,就看你能不能找到、能不能挖出来了。
高手们怎么应对答辩这种十分钟定生死的关键场景呢?模拟答辩。模拟答辩这个也是从《文思泉涌》里面偷师的,不过我给改进了下。
原书中提供方法是列出答辩常见问题,做成大轮盘,大家玩这个答辩大轮盘游戏。但我们时间紧,条件有限,玩大轮盘效率太低。
我改进了下,综合国内外指导博士答辩的书,把博士答辩常见问题去重合并,最终列出二十多个常见问题清单。然后小队成员结对模拟答辩,相互提问和回答。
为什么要找博士的?因为博士答辩比硕士更难。模拟答辩时候,有队友吐槽这太难了点,忧心忡忡,但最终还是模拟了一遍。
正式答辩完,队友就立马在群里说:一听完老师提问,我心里就乐开了花,这问题比模拟答辩问题简单多了,十拿九稳能过。最终小队七个人都顺利通过答辩了。
03 读研玩的什么游戏?
咱们回过头来再讨论一下,读研这个事儿,玩儿的到底是什么游戏。
二十世纪最牛社会学大家布迪厄提出了工具资本、场域、习性这些极其好用的工具,我们用它们来分析一下。
两条线,一是学术这条线,学术这个场域,是个什么样的场、哪些人拥有决定性的资本、获得这些资本需要什么样习性、学术场玩的什么游戏。
另外一条线是自己人生要走什么样的路。通过分析这两方面,我们就能明确学术界在玩什么游戏,自己玩儿的什么游戏,这样我们去学术界玩耍时候,心里「门儿清」,手上不慌。
1、学术领域
先说学术领域,布迪厄给法国学术场定调儿,学术人是统治阶层的被统治者。他们拥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但经济资本、政治资本等相对低。他们虽然掌握大量文化知识,有一定话语权,在统治阶层里面,他们资本总量不够高,是被统治者。
「屁股决定脑袋」,我们大致就可以理解这些知识分子处于什么样的社会位置,是什么心态和思想。
什么容易被称为「公知」。公知在我国贬义更多,为什么?他所处的位置,对上没有反抗的能力,对下又有明显优势,精英教育与文化传统又需要他们承担「齐家治国」「开启民智」的责任。
他们想要为大众发声,又总容易受到资本总量更高的精英阶层影响甚至钳制,这是他们矛盾点,也是容易被草根嘲讽的地方。
再看他们习性是什么样呢?我当时想再往深里研究,读个博,走学术这条路,不知道最考验什么,博士师姐回答非常犀利:你坐得住冷板凳吗?
不止博士,其他走在学术道路上的人,都需要坐得住冷板凳。学术界不像商业界那么搞的大起大落、火热朝天。他们坐不住冷板凳,这条路就走不下去。
破解冷板凳困境的,是兴趣驱动,如果你对一个领域感兴趣,自然冷板凳就能坐成暖沙发。所以学术人介绍自己时都会提到自己最近研究兴趣。
另外一点,他们主要资本构成是文化资本为主,文化资本是他们的资本核心。作为学术人,你发的论文,你发的专著,在学术界里面有没有影响力,在学术场域里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性力量。
虽然诸如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心理资本、象征资本也重要,但是都没这个文化资本重要。长期看来,跟随兴趣研究,才会不枯燥、不无聊,产出更多论文,积累更多文化资本。
在学术场里,大家玩儿的什么游戏呢?求真的游戏。用论文,用专著,不断推进,不断研究,不断寻找新证据,构建新理论,越来越逼近社会真实。
谁把这个生活社会世界这个这种真实的一面、新发现的一面、反常识的一面,写入论文里,谁先发出来,谁就是第一人。即使你比我先开始研究,但发表比我晚发一天,那荣誉非常容易跟你没啥关系。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要学术不端,造假了,性质就很严重,过了这个群体默认底线了,那你就没法玩儿了,就直接被开除学籍了。
2、我的人生
我的人生跟学术界的情况不一样。如果要把人生也作为一种场域的话,人生场域里资本太多了,这里面可能会有很多玩家参与,资本总量与结构也不尽相同。
但自己能控制能影响的资本,主要是阳志平老师所总结的七种人生资本。这些人生资本是改变人生场域中位置的关键变量。
场域中其他人资本或许也有改变我人生发展的能力,但把有限精力投入到些能改变的、改变效果好的,自立利他,是更好的策略。
人生如逆旅,百代亦过客,于我来说,是人生场域的基调。人生场域里面资本形形色色,影响大大小小,但是人生也只不过是个旅馆,你我只不过也是一个过客。
人生是极其有限、极其珍贵的资源,这个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这也决定了,许许多多东西,对我来说极其不重要了。穿多好的衣服、吃多好的饭菜、许许多多社交、各种繁琐礼仪等等等,都是浮云。
这个场域里,生命作为一种资本,对我影响最大,是我珍惜的。人生虽如朝露,生死亦大。
我的习性是是什么样的呢?我是什么样的人呢?好奇比较多,这也好奇,那好奇,怎么能通过探索实践创造,满足我好奇,实现自我,比较重要。我的开放性、宜人性相对高,神经质、外向、责任心中等,推崇谋定而后动。
所以从游戏的角度看我的人生,我更推崇这个孔老夫子「不知老之将至」。当时有个人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觉着老师太丰富了,一时不知从哪儿说起。
孔子听说了这事儿,就跟子路说,你跟他这样说,你说孔子这哥们儿吧,发愤忘食,努力学习工作的时候,饭都忘了吃;乐以忘忧,开心的时候,没啥忧愁,一不小心就老了,竟然不知道老马上就到了。他这种状态,与两千年后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所提倡的心流,交相辉映。
我玩的游戏跟学术人们的游戏不一样。学术人要求真求实,要挣名气。我读研刚开始求实用,后来玩的是满足探索与好奇的游戏。
读研之前也有好奇心,好听些是兴趣广泛,但实际上这种好奇心非常散乱,没有章法。好奇虽然提供了源动力,但用法不得当。
所以前些年看了挺多书,实际上哪一类方面都没有特别精进,没有达到那种特别精深的水平。挖了很多井,却少有挖出甘甜泉水的,这是问题所在。
读研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习得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研究,通过阅读文献,通过做调研、访谈,通过论证,获取这种真知灼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产出了论文、文章这些资本。
对我来说,读研完成了我最核心的、好奇与探索游戏,当然同时会有增加文化资本、获取学位证这种结果等等。
04 读研收获
总结这次回炉重造有哪些收获:
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如何通过学术来创新。
有很多种创新方法,典型如阿奇舒勒的创新算法,通过对比理想机器与现实阻碍,明确解决方向,勾勒解决路径,使用 STC 算子获取巧妙解。
学术方面有学术方面的创新玩法。比如相对前人老现象,你提出一个新问题,有理有据的给出新解答,这是创新;对一个老问题,你使用了新方法,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创新;对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或假设,你提出质疑,并给出了证据和论证,也是创新。创新最终或修正、或更改、或增加学术界对某事的认知。
还记得学术界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吧?如果分布不均,是不是可以通过创新套利呢?随便举个例子,如何设计电脑新功能,让电脑更好用,那一般是怎么玩儿的呢?我们先把古今中外,对电脑易用性的研究的核心文献、前沿文献找来。
核心文献告诉你这个领域经典玩法是什么样、大牛们如何漂亮的解决经典问题的、他们的思考方向朝哪里、他们为什么又被新理论代替。
前沿文献告诉你大家现在都是怎么研究的?前沿研究研究到什么程度了,他们遇到哪些问题了,他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他们在往哪个方向推进的。你一下子明白,原来大家都这么玩儿,原来大家都往哪个方向走,原来他们的创新方向是哪里。这样的话你就拥有一个这种全局的视角。
你再看一下这些研究中,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哪些证据没法说服你、哪些论证现在过时了。创新是可以套利的,国内国外已经他们解决了这些问题,你可以直接拿过来复制。
如果你遇到的问题,国内国外都没有解决办法,或者你已经站到这个前沿了,或者这个问题太不重要,没有价值。假如「碰巧」是前者,你可以批判性的借鉴国内外新玩法,从不同角度切入去创新。
同样,结合创新算法,还可以把其他领域,比如心理学、神经科学、工程学等等核心文献看下,了解其核心思想、玩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概率是不是大幅度增加了呢?
第二个最重要收获,就是获取人类智慧金库金子的方法。
文献库是个大金矿,全世界学术人分头挖矿,边挖边交流,最终把大家挖到的金子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文献库。
与一般挖矿不同,学术人分布式挖矿,某个学术人或团体,挖出来一个块儿金子,会立马发到人类智慧大金库里,并插上小旗,旗子上写着自己名字、金子简介。其他矿工默认会看到,并学习对比,同步认知。
学术界的潜规则是,不论我使用的什么理论,默认读者都是知道的。如果你不知道,责任在你,不在发表者。但实际情况却不一样。
学科领域细分,专精化严重。学科内领域内带来了什么突破,只这个领域内的人了解,其他领域的人却是小白。
所以,即使你不是矿工,但你能自由进出金库,取用金子,是不是极其爽?
甚至你明白了如何挖矿,你也成为这个领域一分子,掌握了如何挖出金子放进金库插上小旗,但你并不是传统学术人,而是从业界而来,没有学术人的规章制度烦恼,没有他们的竞争压力,却又能将实践经验,提炼升华,反馈到学术界,是不是更有意思?
这一套挖矿方法,正是在开智初步习得的,在 P 大实践中内隐的。
当然,收获还有学位证这种文化资本、象征资本。还有社会资本,组队通关的同学、共事过的师友、同学、校友。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这次经历,给我种了一颗种子,叫「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当时课堂上,老师讲完,大家踊跃提问,我问:「老师,您教学二十年,P 大对您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老师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对我影响最大。」
我当时没能体会到他的体悟。我后来意识到,一部 P 大历史,就是这种子的注脚。可惜的是,我已经成长成了现在的样子,时机不对,不能在最青春时候全身心在这个氛围里濡养了。
05 小结
有些人在吃学术的苦,我能品尝到它的甜。世界是万花筒,每人境遇万千。是不是适合读研,需要结合人性系统、人生周期、人生资本、时代机遇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阳志平老师说好奇的人矛盾在好奇心旺盛而精力有限。青山隐隐水迢迢,学也无涯,风光同样无限。苦乐无常,不如边走边唱,且行且看。
戴锦华老师说,不论是否自觉,我们来到了一个大时代,来到了文明的巅峰,未来何去何从,要靠年轻人回答了。
这次经历,于我是一个关键节点,于时代不过一粒灰尘。我已经不年轻,但也想尝试用行动回答。经历这时代,顺带把经验做成路标,如果能助其他一样奋力前进的人少走弯路,那是我的荣耀。■
⇲ 参考文献与文中提到的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flfg/259152.shtml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flfg/259156.shtml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bl/zcfg/gzzd/262655.shtml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三级学位制度: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wbl/xwzd/sjxwzd/
阿拉斯达尼埃尔. 我们什么也没看见[M/OL]. 何蒨, 董强 审校, 译. 236人评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863058/.
向勇. 文化产业导论[M/OL].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410909/.
论文工具箱: 好工具让你事半功倍,好工具是你好论文的底气。
论文发表工具箱: 我参与的一个Github开源项目,好工具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