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中心是服务还是赋能
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的进程中信息中心无疑是最重要的部门,所以其承担着企业对数字化价值输出的全部期望,但由于每个企业对数字化认知深度的不同,信息部门的定位也各有差异,在大部分的传统企业里,领导及员工对信息中心的印象大都是:IT服务,即使企业正在进行数字化建设,其服务的定位始终难以改变,为什么?老杨分析如下:
第一,从意识形态来看,企业领导及员工认为IT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即IT,所以部分企业的信息部门成为“IT部”;
第二,从部门定位来看,大部分企业信息部门成立之初,就是搞IT服务的,在员工眼里IT部就是修电脑的、搞网络的,电脑有问题找IT部,网络有问题找IT部,技术问题找IT部就对了;所以从部门成立之初信息部门就被冠以“服务”的定位;
第三,从企业内地位来看,定位决定地位,在大部分传统企业内部因信息部门服务的属性已经决定了其地位不高,有建议权无执行权的尴尬地位;
第四,从信息部门的能力来看,工作内容决定了组织能力、专业能力、业务熟知能力,所以会出现业务部门绕开信息部门自行购买、实施系统的情况;
从以上四点不难看出信息部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因认知问题、地位问题、能力问题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部门价值体现难;这也从另一方面造成了企业数字化项目建设失败率高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企业在数字化组织能力方面存在短板,有些时候并不是企业领导想象的那样信息部门能力缺失难以肩负数字化建设的重任,而是企业并没有以系统化的思维、没有组织统筹能力做转型,将数字化转型、或者数字化项目建设想的过于简单,认为数字化建设就是一个软件买买的过程,部分企业领导甚至迷恋第三方软件公司的PPT,也不愿采纳信息部门的合理化建议,这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赋能”二字,一些行业大咖也经常提到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业务、信息中心赋能企业运营管理之类的观点,这对于广大数字化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看到了工作的方向,认清了自己的地位与价值,但现实中对于大部分的传统企业而言,这一切实现起来还是有相当长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究其原因还是一个价值实现的问题,也就是说数字化技术或者信息部门想要实现赋能,前提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
赋能即赋予能力,数字化赋能谈何容易?
当前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失败率高,数字技术如何体现赋能?
数字化项目建设失败,技术背了管理的锅,信息部门成为了“背锅侠”,还如何赋能业务部门?
信息部门只懂技术,不懂业务,连与业务部门对话的资格都没有,赋谁的能?
有人也会说,数据赋能?即使数字化系统侥幸上线了,但由于缺乏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数据质量难以保障,错误的、缺失的数据如何赋能经营?如何赋能决策?
从以上不难看出,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建设由于缺乏正确的方式与方法,做的是一地鸡毛,自然数字化建设价值体现难、技术成果转换难,自然更谈不上赋能了。
信息中心从服务到赋能的职能转变需要的是机遇与能力。
所以CIO必须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即使你当前做的工作是IT运维,但当企业数字化项目启动的那一天你是否有能力全部抗下却是个未知数,你在工作中的外在表现能力决定了企业领导的信任力。如果连基础的IT服务都不做好,业务部门对信息部门的服务能力不认可,甚至怨声载道,贴上了“质疑”、“不认同”、“能力差”的标签,业务部门绕开信息部门自行搞数字化项目建设也是情理之中。
信息部门想要从服务到赋能的突破该如何做 ?老杨认为:
1. 主动出击的意识:
正所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与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说业务部门不懂数字化,去扯皮,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去培养业务部门的数字化意识,俗话说“千里执行始于足下”,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数字化基础,就想一步完成数字化转型,岂不是天方夜谭;
2. CIO的沟通与组织能力很重要:
要想信息部门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体现价值,CIO的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要有向上沟通的实力、又要有横向的业务沟通能力,其实很多时候数字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部门的协同与资源的协调;
3. 自我管理能力:
CIO如果连信息部门都管理不好,还谈什么数字化的运营与管理?这种部门部门管理能力包括:团队建设能力、员工管理能力、部门文化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
4. 数字化的运营能力:
老杨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的重点不仅是如何建,最关键的还是如何管,部分企业数字化为什么无价值、重复建设,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数字化运营,前期只管上系统,后期对应用不管不顾,不懂得如何系统+管理的融合,甚至最后搞的数字化还不如传统纸质效率高,所以信息部门需要承担的就是数字化的运营管理职能,只有系统管好才能用好,用得好才有资格谈赋能。
综上所述,从服务到赋能是每个企业信息部门的理想,但真正实现起来需要不仅是能力,正需要的是时间与机遇,CIO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提升,才有能力完成从服务到赋能的转变,才能正确的引导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建设,体现数字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