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真格!教师轮岗制有望常态化,学者:落地需去“名校”情结

  8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新的学期,北京市将大面积、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的轮岗。

  上周,北京市教委、人力社保局等单位共同举行《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新闻发布会,同样提到了更多的学校老师会跨校、跨区、跨学区的流动,辐射优质的教育服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是大趋势,不仅仅是北京,今年深圳、上海、江苏等地都在重提教师轮岗制度。

  实际上,教师轮岗制度10年前就已经有相关政策,但是,过去两年并没有看到较快的进展,而今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尤其是"双减"制度的下发,教师轮岗制动真格。比起往年,轮岗教师的比例和面积更大了。

  01 教师轮岗制有望常态化

  伴随着教育改革,在学校一侧,"轮岗制度"被提到了一个重要位置。

  北京市政府提到,在校长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

  在教师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目前,北京市已有东城区、密云区两个试点区。其中,东城区表示本学年度将实现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不少于2000人;密云区表示已在符合条件的轮岗人员中实现55%的进度,下一步将再安排符合条件的各级各类干部70人进行轮岗交流学习。

  就在前一天,在上海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及了教师轮岗制度

  上海的"双减"文件中提到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点有两个,一是促进校际优质均衡发展,包括"常态化开展教师和管理干部跨校流动工作";二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包括"健全特级校长、特级教师向郊区薄弱学校流动引领机制。"

  而在两周前,8月2日,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组织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深圳市、区教育部门应当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紧跟着,8月2日,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常州市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同样提到教师轮岗制度。

  常州市教育局明确,原则上为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上的、在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专任教师。在流动范围之内的专任教师每6年须交流轮岗或支教一次。其他专任教师因本校流动范围之内教师交流轮岗出现难以安排的情况,也须交流。

  可以说,教师轮岗制度逐步成为一个强制性的政策,比往年更细致,更严厉,也更为重视。

  北京市政府提到,力争用三年时间,建立起满足需求、科学顺畅的教育人才配置与使用机制,实现东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干部教师100%交流轮岗。

  随着教师轮岗制度的持续深化,最近,楼市反应强烈,根据公开房源信息显示,北京、深圳等教育高地,多套"学区房"的价格都在下降。比如,北京西城的一套房源,上个月总价1430万元,当前下调到了1298万元。

 (图片来自贝壳找房,多知网对房源信息已模糊处理) 

  一方面是多校划片,一方面是教师轮岗制度,多管齐下,打破了"学区房"的优势。  

  这可能是一个信号,未来"学区房"也不一定是硬通货了。

  02 教师轮岗制度落地需要去"名校"情结

  实际上,教师轮岗制度不是一个新制度。

  教师轮岗制最早出现在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提到,"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到2014年,由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更进一步,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应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

  这次明确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过去10年,各地都有优秀的老师轮岗,比如根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市教育局统计,2015—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人数达到1.5万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4%。

  但全国的教师轮岗制度并没有全方位的推进,这可能与多方面原因有关。

  8月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新京报》撰文指出,究其原因,恐怕在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过程中,有面临各种阻力的因素,也有缺乏与之配套措施的不足。比如名校情结。

  同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表示:"轮岗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定时间内才有效果。"

  "如果找一个老师从很远的地方去轮岗,效率很低,成本很高;其次是时间,如果轮岗一年两年,那基本没用,反而学生换老师非常频繁,效果非常不好。

  在一个区域内,两个学校差距很大的时候,顶好学校的教师去顶差的学校去上课,他甚至课都没法教,让顶差的老师去顶好的学校,他也没法教,甚至可能讲台上都站不稳。"储朝晖进一步对多知网解释。

  同时,储朝晖也提到了要打破"名校名师以及以分数分配学生"的现象,轮岗制度才有可能落地。

  在储朝晖看来,"教师只是学校差距的一个因素,首要的因素是我们能不能停止按学生的分数分配学生,其次才是教师因素,第三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学校之间的三六九等。"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北京的这次轮岗制度有目标,有细则,是一个好的开端,未来则需要检验落地效果。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