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锐教育资金链断裂,昔日K12一对一头部机构暂停营业
精锐教育宣告即日起停业。
来源|多知网
作者|胡晓倩
图片来源|多知网
今日,精锐教育公布致全体员工函,宣告即日起停业。
精锐在公开信中称:"始料未及的疫情与针对大政变化未能及时调整的情况下,我们确实做了很多的努力与尝试,过去3个月一直在努力融资希望能全面转型,但教育资本市场进入寒冬让融资很难。
时至今日,公司在K12的业务已无力扭转,艰难地决定于2021年10月12日进行停业。我们恳请大家理解公司重整与转型是必然的,但是对于由于短期资金链的不足,导致首次未如期发放大家的工资(这是精锐历史上唯一一次未能及时发放工资),是公司最大的愧疚。
我们在此郑重地向小伙伴承诺,我们将尽最大的努力确保每一位员工的正常权益与福利。目前公司正在多方回笼资金,包括海外理财的近千万美金、出售资产及投资公司的股权等,在未来半年左右预计能至少回笼7000万-1亿的现金,这些现金将首先解决所有员工的垫付、报销、工资与福利。也必定在最大程度上为员工的保障做出努力。"
01
传闻不断,精锐教育麻烦缠身
近期,精锐教育陷入舆论风暴的中心,关于精锐拖欠员工工资,家长纷纷退费难的报道不断;10月10日,精锐被爆其旗下小小地球校区停课,大量家长聚集上海总部要求退费,精锐教育拖欠学费27亿;多知网拨打客服电话向其求证,截至发稿电话尚未接通。
更早的端倪来自CEO张熙的朋友圈。
10月7日,精锐教育创始人张熙的朋友圈截图在网上流传,截图中张熙表示"一心做教育,但确实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投资及财务管理,特别是巨人的收购是我的滑铁卢,导致今天的局面"、"为了做好教育我真心倾家荡产了,却是这样的结果,好遗憾,好后悔。"并流露出疑似轻生的想法"好想重头再来,愿有来生,再不创业。"
很快,张熙在朋友圈辟谣称"精锐好好的,我也好好的。目前,在上海市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精锐教育已制定出转型重组方案,未来将在政府指导下启动有序转型。"
两条朋友圈内容风格变化很大。发完第二条朋友圈后,张熙还修改了头像。
今年8月,网上流传精锐教育《致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中表示:"精锐集团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平稳且良好的运营,现金流充足,足以支撑公司此次的业务转型和后续发展。"
实际上,精锐的情况并不乐观,8月4日,精锐教育收到纽交所发出的退市警示函,若未来6个月内,连续30个交易日内普通股平均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则会被要求退市。
据其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8月31日、2019年8月31日和2020年8月31日的三个财年,精锐教营收分别为28.63亿元、39.94亿元和34.39亿元,分别亏损7.21亿元、盈利2.45亿元、亏损7.3亿元。
2021财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精锐净亏损分别为1.59亿元、1.72亿元。其资产总额为70亿元,负债总额为68.51亿元,上半年资产负债率高达97.94%。
02
极速快跑,四面出击
不久前巨人教育的离场,同样将"老东家"精锐教育推上舆论的风口。
2018年,精锐教育收购巨人教育,这场收购成为2018年线下培训机构中最大的一笔交易。(内容源自《培训行业这一年•2018》)
收购巨人教育只是精锐教育版图扩张其中的一步棋。
2018年是精锐教育成立的第十年。这一年,精锐教育成功赴美上市,推出"双总部"战略。
这家2017财年营收规模已达28亿元的品牌在这一年开启了新时期的扩张。
精锐的定位是高端辅导战略,而精锐也一直在尝试"补齐短板",走出高端市场,下拓到大众市场。
以上市为节点,精锐采取了"投资并购+整合"的策略。左手收购华英、整合巨人,右手探索OMO。
这一年,精锐教育对外完成了7起投资及并购事件,范围覆盖K12、幼儿教育和素质教育多个领域。其中对天津华英教育和巨人教育的收购,只相差两个月。
精锐教育对巨人教育的整合曾寄予厚望,2019年4月26日,精锐、巨人联合推行"城市合伙人计划",向中小城市下沉。按照张熙的计划,未来三年内,通过巨人品牌授权和资金参股的模式,双方将发展300家城市合伙人,开办城市合伙人校区。
2019年7月,"巨人三五战略"提出,在未来五年,巨人学校将在全国建立500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校区,服务50万在读学生,达到50亿元收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熙透露,精锐将投入20亿元。(内容源自《培训行业这一年•2019》)
另一方面,精锐教育自身也在快速前行。2019年4月,精锐教育提出新目标和"321战略":成为中国和全球最大的高端多元化教育集团,到 2023,营收达到200亿元,拥有1000万学生用户。
战略迅速落地。精锐将省区模式调整为"城市"模式,覆盖范围从区域到全国,从1对1业务到1对3、小组课、班课,从学科辅导到素质教育。
彼时的张熙这样总结:"前十年打基础,后十年要有飞快的发展。"
不曾想5年后,张熙在朋友圈反思道,投资扩张太过激进和疏于管理,对巨人的收购是其滑铁卢。此前在接受多知网采访时,张熙便已表露出对过去战略的反思,"我们现在很后悔那些城市我们铺得太开,应该多少选几个城市像上海一样彻底渗透。我们很多城市其实做得很好,但门店开得太少。往往在一个城市稍微做了一下就跑到别的城市去了。"
经过前几年的快跑,张熙坦言"有经验,也有教训",他感叹:"任何一家公司都很难持续双线作战,即使是行业巨头,因为竞争会变得很激烈。"(内容源自《精锐回归》)
03
转变战略,聚焦高端
扩张+整合的效果不尽人意。精锐不得不调整战略,由"补短板"专为"延伸长板"。
2020年12月21日,精锐教育宣布对其过去几年参与投资的几块班课业务进行合并,组成一个更大更强的班课业务,在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下,未来三年内实现单独上市的目标。参与这次重组的班课业务包括:巨人教育、天津华英,以及一些在线班课业务。这些业务将合并进入"新巨人教育"公司,精锐将拥有"新巨人教育"公司的股东身份和董事会席位。
从企查查显示的巨人股权结构来看,精锐仅持有巨人14%的股份。2020年5月,张熙、柯金书等精锐高层也逐渐退出巨人董事行列。
精锐这一举动的信号很明确:收缩大众市场的主动探索。精锐对于巨人、华英的角色定位,也从原来探索下沉市场的有力触手,逐步转变为单纯的投资项目。(内容源自《培训行业这一年•2020》)
曾寄予厚望的OMO也未能给精锐带来预想的结果。
2019年4月23日,在北京边郊古北水镇,为期三天全封闭式的精锐教育集团"神仙会"结束。张熙对多知网解释:"‘神仙会’就是大家自由发挥,讨论未来五年十年教育行业最大的机会在哪儿,怎么合作共赢,怎么摘取最大的果实。"
精锐管理层达成的共识是——全力推OMO(Online-MergeOffline),从线上线下同时切入,让学生线上线下都有付费场景。
2020年2月,疫情形势最为严峻之时,精锐整合了所有在线业务,推出"精锐在线",并由精锐教育创始人兼CEO张熙本人出任CEO。此时,张熙的想法是要大刀阔斧All in OMO,未来会考虑将所有线下业务转到在线。
2020财年Q4财报会上,"精锐在线"的定位又被改为精锐线下业务的补充,作为未来拓展增量市场的业务线。此时,精锐新推出的高端个性化 VIP项目成为被反复提及的重点。精锐将战略调整为进一步聚焦线下高端市场。
精锐决定放弃快速拓展大众市场,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扎深高端市场,走向"超高端",用产品创新和单城打透,赢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内容源自《培训行业这一年•2020》)
可以看到,这几年精锐的战略制定大起大落。加上疫情对线下教培行业的客观影响,精锐为过去的四面出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虽然上半年,精锐曾有心回调,但未等元气恢复下半年"双减"到来,更快的加速了内部问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