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们还在忧心短视频,孩子们已经被这些博主的科学课圈粉了

7d70a7b0e738b7e17c79ffdefceab6d8.jpg,文丨张楠,编丨Zemira,快手主播“不刷题的吴姥姥”火出圈了。,一头灰白短发,一副黑框眼镜,一件浅军绿色的马甲,用各种生活用品作道具,配上短视频惯有的快节奏背景音乐和干脆利索地讲解,一时间,艰涩的物理知识也生动了起来。,网友纷纷在留言区感慨,“我上学的时候怎么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好老师”、“中学物理课上有这样的实验该多好啊”、“如果学校物理老师像这样教课,我可能也会成为科学家了!”,短视频搞硬核科普,百万粉丝追更,这不禁让外滩君想起那些同样有趣的“网红教师”们:,de95c5bc82bc49e05241eeddc6e2606c.jpg,2327d809cd9d678fba18ca5cdd257b85.jpg,在学校听见就头疼的“数理化”,怎么在这些“网红教师”这里,却忽然亲切可爱了起来?,天马行空的类比、活泼有趣的编排,可能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或许是大家从这几位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些再朴素不过,却又十分可贵的教育真谛。,不刷题也能学好物理,探究迷人的物理之惑,享受科学思维的快乐,是吴姥姥一贯倡导的理念。她直接把短视频平台账号设为“不刷题”,就是希望传达这种理念。,全网爆红的“吴姥姥”,在现实中其实是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之前,在学校里教《大学物理》的时候,她就明显感受到了学生们对这门课的畏难情绪,即使是很擅长做物理题的学生,其实也不真正热爱物理,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眼睛里看不到光亮。,她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比她好奇心强,而且,更可怕的是,很多老师的好奇心也不强。她也理解,他们都是“刷题刷过来的”,还哪有心思去好奇?,而她对物理的热爱,恰恰是因为幼年时父亲的寓教于乐式教育,守住了这份好奇心。,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工作虽忙碌,但只要一回家,就会带孩子一起观察、思考生活。,没有严格的训练或大量的试题,无形之中的思维启发,反而成了打开学科大门的关键。,ce49b40b2ce941b8ff38c2e6e1ce99d1.jpg,正因此,吴姥姥的“物理课”也不是一股脑地倒出复杂的公式定理,她总是在用一些随处可见的物品演示讲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话一句,可真正做到的还是寥寥。,之前,戴博士曾向中国中学生演示一个高中课本里的基本实验,学生们齐刷刷地“哇”,这个反应让他相当惊讶。,51a86febf89f9691f487c20560b7e04f.jpg,他在英国长大,从小就在家里做实验,父亲为了支持他,还特意把花园里的小棚子腾出来当他的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室,他更有的是机会自己动手做实验。所以英国中学生早就对这些简单的化学反应习以为常了。,但看到中国学生的反应,他才意识到,受限于种种条件,神奇的化学反应,对于他们来说,变成了应付考卷的标准答案。,戴博士始终相信,化学的乐趣就是动手做实验。,“我们做实验不是为了展示化学有多深奥,不是让孩子回家说,太难了,我不学了!而是让孩子看完后觉得,这很有趣!我还想学!很多时候,好奇心才是引导孩子学习的关键因素。”,除了被应试压力消磨掉好奇心,“数理化”这类硬核科目,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定理。,18a67b263fbdf6771e4308e3d90ff17f.jpg,虽说都叫“自然学科”,但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里初次接触到“数理化”知识时,就像是在面对一个巨大的、未知的世界。,当他们感受不到乐趣、学不懂、甚至得不到正面反馈,这种恐惧就会不断加深。,人们对“化学”二字有着莫名的恐惧。他经常会在手机上看到各种科学谣言,制造着恐慌。并且,一些商品还喜欢标榜“纯天然”、“不含任何化学成分”,消费者也愿意为此买单。,如果有学生告诉他,家里有一瓶“好的无化学成分的洗发水”。戴博士就会纠正,“上过戴博士的化学课后,你的洗发水里面没有H₂O吗?所有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必浪费钱买特别贵的。”他还会让孩子回家“教育”家长。,而这个过程,不仅是在消除人们对“化学”本身的恐惧,同样是在消除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恐惧。,52bf4db52ae3d3526dff97d05b1cc861.jpg,有许多老师都曾向外滩君提到,真正好的教学,是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的。,孩子们天然就有求知、分享的欲望,当他们获得知识,还能分享知识,这种学习过程本身就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日积月累下来,学生自然会增强自信心。,李永乐老师有一条播放量过千万的视频,叫做“如何手算开平方?学会这个你又能跟小伙伴炫耀了!”。,d8f409e8cdcc5a45ffb3607f07cb812e.jpg,看之前,外滩君还曾好奇,怎么一条没有话题、没有脑洞的“纯数学课”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看过才发现,正是因为李永乐老师消除了这种“恐惧”,取而代之地建立起一种“成就感”。,Youtube上有个网友留言说,“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交给我们手算开平方的方法,我总是不放心,因为心里一直有疑问,为什么能如此算。今天,(李永乐)老师讲解了原理,可以让我放心大胆地开平方了。还能自己推导并且记住。”,而另一种笼罩在这些学科上方的恐惧,叫做“性别偏见”。,几乎每个女孩子都在学校听过类似的话,“数理化是男生的天下”、“就算现在成绩好,以后学深了就不一定了”、“女孩子还是适合学文科”,也因而产生对这些学科更多的恐惧心理。,96c6826aa487c47de99909ab3ffc9c1d.jpg,其实,吴姥姥很少感觉到性别因素的阻碍。曾经有人问过她,一个女孩子,怎么不读中文要读物理?她就笑一笑。,她认为,男生和女生在科学表现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观念放大了性别差别,很多女孩“从小就被定位于你适合干什么”,但父亲的引导与鼓励,让她有足够的自信,绕过这些阻碍。还是那句话,在她看来,喜欢还是害怕,背后还是好奇心的问题。,2019年,电影《流浪地球》大热。有粉丝给李永乐留言说,想听他谈谈电影里的科学。于是,一条名为“《流浪地球》最大硬伤,洛希极限竟然错的!地球真会被木星撕碎吗?”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而李永乐发现,电影里一扫而过的镜头,MOSS(影片中的一个人工智能角色)计算的两个洛希极限分别是89万公里和171万公里,与实际值差别很大。,07a1b40d7a9252fea6fd945fcfcb9790.jpg,为什么会这样?李永乐仔细去查找了数据来源,“可能是影片制作时把关不严,查到了一组太阳和木星的洛希极限值,但那是木星进入太阳引力范围之后被太阳撕碎的洛希极限,而不是地球进入进入木星引力范围之后被木星撕碎的洛希极限。”,在这个视频的一开始,李永乐就提到,“许多小朋友在《流浪地球》中发现了一些bug(漏洞)。”这对他来说特别有意义。,直到现在,李永乐还会不时在微博上发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网友们并不总是认同他的思路,甚至会提出完全不同的答案,但他对于评论区这些关于问题本身的激烈讨论,其实相当乐见。,1b33950d67d8cd07ba63b6e23ec44935.jpg,这种独立思考和敢于质疑的精神,正是“科普博主”们深感价值感的动力来源。,吴姥姥也特别享受跟网友交流时被提问的过程。她喜欢看网友提问,也喜欢网友的质疑。,坚持做科普16年,吴姥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顺利。,十几年前,她费尽周折,联合多方力量,创办了上海第一家面向青少年开放的物理探索实验室,但仅维持了四个月——家长们听闻“跟考试关系不大”,便打了退堂鼓。,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习科学?可能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答案,拿到更好的分数、去更好的学校,得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可能都是原因。,但是对这几位教育者来说,他们做科普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更多的人获得科学思维、科学素养:对眼前的世界,有足够的辨别、思考能力,更好一点,敢于质疑、挑战和更新现有的知识体系。,即使他们动辄粉丝过千万,他们心里也很清楚,屏幕那端的观众中,或许只有极少极少的人,能受到启发、变成科学家。,正如戴博士相信,自己的科普能让所有观看者受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太多了,我希望能用科普帮助人们判断网络上信息的真伪。不是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科学思维。”,“外滩教育”(TBEducation),作者张楠,编辑Zemira。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