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造桥”
岳喜伟将11岁的慧科视为“青年人”——比少年更有勇气,比中年更具朝气。
,2021-12-20 13:33:14发布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来源|多知网
作者|徐晶晶
图片来源|慧科官网
今年11月底,慧科将总部从位于高校腹地的致真大厦搬到了中国互联网产业高地后厂村,与开课吧“会师”——在开课吧正式从慧科分拆一年后,借助物理空间的弥合,二者实现了另一种形式的浑然一体。
乔迁仪式上,慧科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岳喜伟表示,过去10余年,慧科一直在高校腹地,新的十年征程开启,慧科深入产业,更好地践行产教融合。
慧科花了11年搭起一座产教融合的大桥,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产品,完成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集成电路、商业数据分析、智能物联、产品设计等20余个专业体系建设,已与全国200多家高校开展产业学院、专业共建等深度合作,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独角兽企业。
慧科所在的产教融合领域,近年来风起云涌。
政策方面,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今年4月,猎豹移动发布就业导向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建设方案。12月,中公教育成立职教事业部,服务于政府、企业、高校“三端”需求建设。
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慧科又将如何布局?
01
风乍起
慧科成立于2010年8月。那时,慧科创始人方业昌和联合创始人岳喜伟看到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2010年是移动互联网元年。当年5月29日,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站长大会上预测,WAP(无线应用协议)时代已经过去,迎接真正移动互联网时代(设备+应用+宽带)。创业者们在这一年不断涌入移动互联网,美团、小米、爱奇艺等均诞生于当年。
2010年,赴美留学归来的方业昌先后在2007年和2010年见证了国内外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两个关键节点。彼时的岳喜伟则在联想集团Rocket项目组,担任乐Phone核心项目负责人。
二人明显感知到,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人才需求不断攀升,但人才稀缺。“那时,移动开发的人员工资比PC开发人员工资高50%甚至高出一倍。”岳喜伟回忆。
从产业端来看,产业发展一日千里,从2010年起每一两年就有一个新领域在爆发。知识和技术迭代速度加快,知识迭代周期已经缩短至2-3年。知识和技能跨学科,单一学科无法解决新问题。
但高校端当时存在的问题是,人才培养与产业供需错配。一方面,高校老师本身缺乏产业的经验。另一方面,当时国内尚未实现高校人才和产业人才的双向流动。
“产业端招人难,毕业生就业难”的悖论同时出现。在2010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匹配度低,高等教育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
看到人才培养脱节的问题后,方业昌和岳喜伟发现了高等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参与机会,意识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供需脱节的必由之路。2010年,慧科成立,推出专业共建业务,连接高校与企业,将产业技术转化为课程体系,加上企业的实践案例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输送给高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
一个问题是,当时,北大青鸟、达内等以To C模式在弥合人才和产业需求的鸿沟,慧科为什么选择S2B2C模式?
岳喜伟提到了学生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直接To C,实际上是学生在学校学了一套跟产业不那么匹配的技能,他又花钱花时间在校外又学了一套来就业。但是,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浪费?为什么不选择让学校更好地跟产业匹配起来,进而让这些学生们别再花两份钱两份时间?”
2010年9月,慧科正式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第一届招生97人,两年半学费4万元。这勾勒了慧科业务的雏形。
02
产教融合2.0时代,慧科造桥
慧科发展的这十年,也是产教融合领域发展的黄金十年。
政策层面,支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但在落地层面,多年来,校企合作面临单维度、浅层次、不平衡、有限理性的挑战。
在校企合作1.0时代,高校与企业处于松散联结状态,“每个企业连接很多高校,每个高校连接很多企业”,双方诉求存在结构性差异。“一些互联网大厂也在做校企合作,这种和高校直接合作的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跑不通。大厂的人效产值较高,在课程实际落地时就需要第三方提供支持。”
慧科借鉴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思路来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是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结构的调整、地域结构的调整、资本结构的调整出发,搭建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的供应链体系。对照来看,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也需要搭建产教融合的供应链,才能解决相应问题。
因此,为破解产学脱节的问题,慧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产学融合2.0模式,核心是用S2B2C模式搭建产教融合供应链,即,无论面向哪个细分行业,都应由懂高校的第三方机构整合该行业里的代表性企业,共同服务于高校和学生。换句话说,慧科将自身定位为高校数字化人才培养合作伙伴,充当高校和产业之间的桥梁。
“前三年就服务五六个学校,那时候是最苦的,也是最幸福的。”方业昌对新经济100人回忆。前五年,慧科核心只做了高教这一件事情,三年线下验证模式,两年线上,把规模化做起来。
在慧科成立的最初三年里,先从研究生项目开始切入,签约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2013年慧科联合高校培养的第一届学生毕业,慧科才开始融资,并加快高校合作步伐,合作院校从研究生院校、再拓展到本科院校、继而覆盖到高职院校。这样的脉络也不难理解,新技术对应的人才结构是金字塔型的,先由引领性的头部人才进行研究,随着新技术在产业领域广泛应用,才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
在这一过程中,慧科需要让高校理解慧科做硕士课程是如何转换成做本科和高职课程的。岳喜伟强调,“并不是把硕士的课程进行简单删减就能适应本科或者高职学生群体,而需要面向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研究。”
那么,慧科如何在不同学历层次群体、不同学科品类中挖掘出用户长生命周期的持续需求?
03
产研“跑赢时间”,通过出口设计入口
当前,无论是政策导向还是高校端,都已经意识到面向未来开设方向和培养体系的重要性。在慧科的S2B2C模式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环便是直接面向学生端的教育产品的研发。
当下产业迭代迅速,慧科如何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所带来的矛盾?如何采用科学方法来把握行业基本变化,持续瞄准行业发展,并将前沿技术转化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慧科研究院于2013年应运而生,承担的功能是洞察行业发展方向、调研分析人才需求。
据岳喜伟介绍,慧科会根据一级市场投资趋势、政府的产业规划、领导人工作报告等做宏观研究,瞄准产业趋势,通过出口设计入口(包括专业设置的调整、师资结构的调整)。同时,抓取企业用人需求,分析企业用人趋势。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用人需求后,再根据相应模型研判产研的合适时机,最后按照人才培养体系的研发SOP流程进行研发。
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周期,需要前置于市场去做规划,产研前置介入的时机就非常重要且微妙。方业昌口中的“当整个行业还不太成熟的时候,就需要在技术大规模应用前两到三年去搭建学科,当产业急需人才的时候,人才正好培养出来”,用岳喜伟的话说,精细到“需要拟合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和技术创新采纳扩散曲线”来具体研判时机。
拟合上述两条曲线,慧科认为产研介入的最佳时机是在早期采纳者进入到一定阶段之后,这样能让人才培养赶上产业大量应用的早期红利。
“当洞察了什么样的新技术、行业发展方向是值得研究的,进而对其调研分析,再分析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岗位技能图谱,根据图谱设置相应的课程案例,进而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研发后,再详细开发教学案例、实践项目,形成教育产品。”岳喜伟介绍了慧科人才培养体系研发的SOP流程。
基于这样的研发逻辑,2021年,慧科发布的是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方向。根据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专题报告数据,到2025年,预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将达4200亿美元,到 2035年,预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高层次产业人才的紧缺,预计到2025年,智能网联领域人才需求将达到120万人。
除了通过出口设计入口、把握教的质量外,要让学生彻底掌握技能,慧科不仅在整个教学环节设计方面,重视实践,对于要掌握的内容,主讲老师会用实际案例做分析,带学生做实际训练,随后布置实战项目检验,还在优化学习体验方面,设有学习体验师(内部称之为“EMO”)一职。
以慧科的企业创新训练营为例,其采用小组制、项目式的形式,训练营以关卡式学习为路径,小组每完成一个挑战, EMO会记录下学生们的“战斗”场景,并在结业时展示。
从模式来看,慧科以B端高等教育业务起家,面向18-22岁的大学生,2013年成立的开课吧布局C端职业教育,打通从体制内教育到教育出口的通道。
如今的开课吧着重布局职业资格教育品类、数字化职业技能品类、新职业与副业等品类,2020年推出了米堆学堂个人及家庭成长学习品类,打通从体制内教育到教育出口的通道。
在岳喜伟看来,慧科和开课吧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闭环。一方面,从资源复用的角度来看,慧科的学员初入职场后,契合开课吧的用户画像,可以持续关注用户的长尾价值,慧科积淀的高校关系和渠道优势为开课吧覆盖高校及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从产业反哺的角度来看,开课吧培养产业人才的实践反哺到慧科面向高校的课堂及实践环节中。
岳喜伟将11岁的慧科视为“青年人”——比少年更有勇气,比中年更具朝气。在慧科十一周年庆当天,他发了条朋友圈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配图里,“始终创业”四个字熠熠生辉。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