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今年两会提案关注乡村教育、儿童孤独症等话题
多知网3月5日消息,昨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正式拉开2021年全国两会的序幕。
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第十四次参加全国两会,他的提案将就完善儿童孤独症诊疗机制、保障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等话题展开。
2020年两会,俞敏洪在人民大会堂会场
进一步完善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医学诊断和康复教育衔接机制
近年来,孤独症的发病率在全球呈急剧上升趋势,孤独症儿童数量也不断升高。据我国残疾人普查情况统计,儿童孤独症已占我国精神类残疾首位。有研究表明,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可极大帮助孤独症儿童康复,能有效降低未来照料支持的需求强度,减少给家庭、社会带来的长期负担。
2013年,卫健委联合中国残联印发《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和《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建立健全0-6岁儿童孤独症等5类残疾筛查、诊断和康复教育的衔接机制。不过,根据调研,针对孤独症建立起筛查、诊断和康复的一整套工作机制的落实,仍有较大改善空间。
俞敏洪提议,卫健委推动具体的政策或方案,将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纳入儿童常规检查必要项中,将复筛确诊的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减轻家庭负担;财政部门及地方政府提供预算,卫健委加强对孤独症诊疗人员的培训,提升筛查与诊断能力;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管理孤独症早期筛查及早期干预的科普宣传。
切实保障超大城市流动儿童平等受教权利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36亿,18岁以下流动儿童(流动人口子女)近1亿,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3个儿童就有1个受到人口迁移流动的影响。而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在超大城市尤为凸显,如保障政策未能充分落实;入学面临准入门槛;公立学校针对流动儿童开放学位不足等,流动儿童在超大城市平等受教面临各种困难。
为此,俞敏洪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修改《义务教育法》,切实保障流动儿童在居住地就近入学;二是将"就读率"的稳步提升作为衡量各地教育部门落实流动儿童入学情况的关键指标;三是保障流动儿童入学待遇同城化,增加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四是关注流动儿童特殊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流动儿童校外学习问题。
利用人工智能提升乡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
英语教师匮乏是很多乡村学校面临的难题。新东方公益基金会此前对全国20个省份500多所乡村小学(乡镇中心校40%,村完小38.2%,县城小学14.8%,教学点7%)的调研显示,英语学科师生比均值为1:227,有的地区甚至达到了1:2400。
俞敏洪认为,目前教育信息化已经走向3.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积极加速应用在英语教学中。为了提升乡村英语教育质量,解决乡村英语教师匮乏问题,为农村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俞敏洪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国内外优质英语教学资源,消除地域教学资源与教学水平的差异;第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让乡村孩子开口说英语;第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小学英语课堂的互动体验,提高乡村孩子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
在此以前,作为第十一、十二、十三连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至今已在两会提交了三十多份提案。涵盖教育均衡、教育信息化、高考改革、民办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发展、社会保障等众多大众关切的话题。其中,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是俞敏洪提案最为关注的话题。
"我后半辈子至少花一半的时间,为农村和山区孩子得到均衡的教育机会去努力。"俞敏洪曾这样说。近几年来俞敏洪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调研和探索力度,在2020年,带领新东方在乡村地区开展了教师培训、双师直播课、留守儿童帮扶、美育等多方面的探索。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国正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俞敏洪认为教育在其中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