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中文是一门多大的生意?
曾在美版知乎上引发过激烈讨论的“汉语热”,正在成为各大教育机构的“锚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中文教育,76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赶超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人数近2亿。
全球“汉语热”背后,藏着怎样一门生意?
01.教育企业抢滩布局海外中文市场
如今,已经有不少公司看到了“海外学中文”这门生意的巨大潜力。这些公司可大抵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国内的教育公司出海海外。
•TutorMing在线中文学习品牌成立于2008年,为用户提供24小时真人互动的在线汉语教学服务,透过云端技术建构网络平台,辅以24小时技术支持,控制服务质量,达到讲者与听众异地同步,互相交流如临现场的教学效果。TutorMing为iTutorGroup旗下品牌之一。
•成立于2017年的VIPKID旗下全球在线中文教育平台Lingo Bus,主要面向4-15岁儿童提供线上中文课程和教学服务,以相对成熟的在线沉浸式教学模式进行中文授课,每节课都基于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样化活动。
•2019年,学而思开设了Think Academy(美国学而思分校),提供中文教育课程。Think Academy秉承好未来“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塑造品格”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孩子们带来优质的教育产品和服务。
尤其是2021年之后,国内教育公司抢滩海外市场的速度明显增加。
•新东方于2021年8月推出“比邻中文”,主要面向海外华裔儿童、青少年提供中文、中华文化学习课程,比邻中文的掌门人乔蕾在新东方拥有18年从业经验,经历了从老师到教学管理、从0-1独立运营互联网公司的全过程;大力教育旗下瓜瓜龙启蒙推出面向海外少儿人群的华文启蒙课;火花思维中文素养课走出国门,孩子通过学习火花思维的课程,不仅可以练中文,还能了解中国文化,一举两得,深受华人妈妈的认可……
•2022年6月,科大讯飞入股了国际中文学习平台HopLoong跳跳龙。跳跳龙是一个AI陪伴式中文学习平台,利用AI技术赋能语言学习,以一台电脑链接国内平台的中文老师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华人学生,打破空间限制和人力成本,成功延展在线教育优势。
另一类是在海外成长起来的中文学习平台,典型如LingoAce、T-LAB、KOALA KNOW(考拉知道)等。
•LingoAce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新加坡的科技型教育公司,专注于为3-15岁海外青少儿提供沉浸式、趣味化的中文学习体验。2021年12月, LingoAce宣布完成了B轮和C轮共1.6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老虎环球基金、Owl Ventures和红杉资本印度。
•T-LAB致力于满足中文学习者个性化需求,追求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和极简操作,帮助海外华人青少年实现自主学习,收获文化自信。2021年7月,T-LAB获得 East Ventures、蓝象资本、Plug and Play中国、创业工场等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考拉知道是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少儿在线教育平台,旨在为海外华人家庭的4-11 岁少儿提供专业系统、寓教于乐的在线课程。考拉知道在线少儿中文课程也是专门为海外华裔少儿量身定制的中文课。平台拥有专业的教研团队,其核心成员是“汉字树阶梯识字理论”开创者、“立体识字卡”发明人、“汉字有故事”栏目撰稿人。
02.从需求端和供给端看海外学中文这门生意
具备商业敏感力的人向来是闻风而动。接下来,我们从需求端和供给端来看海外学中文这门生意。
需求端:平均每31个老外中有1人学中文,国际中文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国家汉办数据表明,截至目前,除中国外全球平均每31个人中就有1个人曾学习和使用中文;同时,全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地区)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美国、俄罗斯、爱尔兰等国还将汉语列为高考科目。
另据知名在线语言学习平台多邻国发布的《2020年语言趋势学习报告》,自2017年上线有关课程后,汉语成为该平台中全球用户总量增长最快的语言之一,2019-2020年实现29%的增长。就地域而言,日韩、美国、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作为来华留学的主要生源地,成为学习汉语的热门地区。
同时,在“一带一路”大背景的影响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RCEP协定、中非经贸合作等战略的推进,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汉语交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全球7亿东南亚人士、13亿非洲籍人士将成为“隐性”目标市场。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近些年来国际中文教育市场中最大的变化为:汉语学习人群呈现出来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同时,很多海外国家的学习者本身就有学习第二语言,甚至第三语言的需求,由此,掌握多门语言的人群是很常见的。可以看出,国际中文教育的影响力已经逐渐步入快速提升期。
供给端:海外中文教育市场面临课程、师资“双重缺口”
有业内人士曾预测,未来3-5年内,海外中文教育市场规模能达到1000亿元以上。但这个行业相对分散,处于发展早期。
对于海外中文学习者来说,主要有两种学习途径:一是家庭教育,包括父母教授、中文保姆或中文家教,二是学校教育,包括中小学校开办的汉语课程、华文学校、孔子学院、中文培训机构和社区学习中心等。其中,由国家汉办开设的带有官方属性的孔子学院主要面向成人阶段的学习者,而青少年乃至低龄阶段的学习则主要靠各类中文学校、校外中文培训机构和家教提供。从供给端来看,后者学习途径无法很好地被满足:
课程缺口大:目前,多家教育机构已经推出面向海外青少年中文学习者的课程产品与培训服务,来丰富海外中文教育课程资源匮乏的难题。但从海外市场情况来看,有供给,但缺“精细化”运营。
师资缺口大:当前海外中文教育市场所面临的现状是优质中文教师与中文课程内容的双匮乏,优秀的汉语教师95%以上都在中国,在海外形成严重的资源和市场的错位。
需求面前无供给,供需缺口逐渐显现。
03.桃李财经思考:教育机构“出海热”后的冷思考
无疑,海外中文教育已成为新的价值蓝海。
《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1》指出,过去受制于时空条件、文化背景多样和学习诉求差异而难以聚合的庞大长尾用户群体,在“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兴起下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互联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研究》也提到,“互联网+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汉语教学模式。从国际中文教学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线上中文教学和线下中文教学相辅相成是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的共识。
不过,教培“出海”需要考虑落地难题,诸如,“出海”的教育机构是否能兼容海外模式的学习习惯和教育差异?在国内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课后服务,在线化网课等模式能否跟上预设内海外中文学习的节奏?教育机构正在输出的方向是生意经、利润锚点还是价值兼容?如何解决海外用户需求的分散难题……这些成为行业人士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当从鱼池中央开始放鱼到定向市场的过程里,鱼儿涌向入海口的甬道变窄,多家教育机构开始“实力博弈”,本土价值习惯如何契合教育机构成熟模式系统,如何缓解海外市场的不确定性,未可知因素里需要漫长的实战过程,才能证明教育出海的实践思路。时代洪流之中,涌出来的便能抢占“头部份额”。
部分资料来源:
多鲸资本,《海外中文培训市场的机会来了吗?》
新浪财经,《去海外教中文!双减320天后,“新东方们”卷到了加利福尼亚》
央视新闻,《全球“汉语热”到底有多热?中国网友:老外中文说得比自己还溜》
德勤,《新政重塑教育格局,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