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从“救星”到鸡肋
1
东方甄选的大瓜已经吃了近一周了,不过我发现大部分的讨论都是基于两个前提:
前提1:董宇辉对于东方甄选非常重要。
前提2:东方甄选对于新东方非常重要。
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正确的,如果现在就“去董宇辉”,东方甄选的价值可能要脚踝斩。但在我看来,第二个前提是错误的,很多人对于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看法还停留在去年10月,董宇辉和老俞出奇制胜,借助直播电商的方式,单骑救主挽救新东方于危难之际。
可这不是现在的剧本了,新东方的教培主业已经满血复活,东方甄选对于新东方的重要性正在急剧下降,而负面影响正在急剧上升。
只有基于这个前提,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这个事件背后,所有人的行为动机。
2
首先看一看新东方近八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为6.6/6.1/5.2/7.5/6.4/7.5/8.6/11亿美元,研究机构对公司2024财季(23.6-24.5)的一致性预测为38亿美元,而此前新东方单季最高收入是双减政策前的12亿。
也就是说新东方已经走出了这一轮教培治理风暴的阴影,照这个趋势,很可能在本季或下季就可以创下单季收入的历史新高。
再看东方甄选,最近四个“半年”(不公布季报)的营收分别为3/3/20.8/24.3亿人民币,根据主流机构预测,24财年(23.6-24.5)收入预测为58亿。
很明显,东方甄选的爆发式增长只在去年三,四季度,目前已经回归常规增长,增速只是比教培业务稍快一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直播电商的爆发力。
所以大部分讨论没有搞清楚一件事,对于年收38亿美元的新东方来说,年收入58亿人民币的东方甄选,并不是最重要的业务,俞敏洪已经不是那个靠直播续命的老俞了。
更要命的是,东方甄选的抖音GMV事件发生前已经同比负增长了,淘宝销售又不及预期,无法弥补抖音的损失,可以说,东方甄选的影响力去年12月见顶,流量今年8月见顶。
看这两家的股价走势就知道,资本市场明显看好新东方,看淡东方甄选。
当然,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毕竟直播电商还是新东方体内排名第二的业务,真正重要的原因在于,虽然直播电商对个人主播是一个最好的变现方法,董老师坐拥百万“丈母娘”粉丝,根本不需要什么增长,但对于直播机构来说,无论是自营还是mcn,都不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原因有二:
1、直播电商的源头新客流量被抖音卡死
8月东方甄选在淘宝上直播业务,结果流量被抖音直接掐断,GMV掉了70%,板子打在东方甄选的身上,痛在所有的抖音直播公司的股价上。
2、直播电商的复购流量被头部主播垄断
董宇辉的那些丈母娘粉丝对于东方甄选品牌毫无忠诚度,反而成为公司的负资产。今年以来,饭圈每吵一次架,销量股价就跌一波,每次最后都以“老俞小孙道歉董老师大人有大量”告终,在公司员工看来,这完全不是正常的商业运营,正常的公司客户第一但不是被客户绑架。这正是老俞当年放弃名师模式,导致老罗等一批名师出走新东方的历史重演,所以“去董”势在必行。
对于东方甄选而言,最大的自救动作自营APP这步棋,没有走活,痛失做大的最后机会
东方甄选的App流量目前只有最高峰的一成,沦为死忠粉的复购APP,也就失去了商业价值。直接原因是公司不愿继续在此重金投入推广,这大概是公司意识到低频高溢价农产品电商这个品类天花板很低,自营App投入性价比太低。
直播电商模式,资本市场看的最清楚,给不了估值,东方甄选的25倍已经是业内封顶了,老罗“交个朋友”的估值才几倍。
现在想想,直播电商业务当时就是一个救急的业务,老俞其实没有长远规划,也许后来有一个,但现在看来农产品电商战略不现实,没有拼多多这种魔鬼效率的公司,根本做不到。
也就在这个时候,新东方的教培老本行业务正加速复活。
教培行业经历了这一轮监管风暴,导致优质供给严重不足。21年以前,这个行业极度分散,新东方好未来这样的龙头公司市占率也就几个点,后面有大量中型体量的公司,价格战激烈,营销费用奇高。而现在的行业格局是新东方好未来卓越等转型素质教育后,率先获得资质,大量中型公司被淘汰,部分师资转成地下黑教培,部分转成民间的一对一,但需求完全没有减少,导致规范化教培供给出现严重短缺。
另一方面,监管的内容也明确下来,变成常态化监管,只要按监管的要求设置课程,就不会有大的风险,特别是英语和语文,素质教育和学科教育需求差别不大,但内容差别很大,整个教学大纲改了一遍——这也是大部分中型教培做不了素质教育的原因,只有头部公司有这样的课程快速研发能力。
可以说,新东方好未来这几家头部公司,未来两三年内都处于低竞争高确定性增长状态,新东方也成为中概股底部反转以来,继瑞幸之后的第二个十倍股。
直播电商业务已经完成了新东方特殊时期的历史使命,重要性正在下降,投资价值还是要看新东方,老俞估计这半年心思基本上不在直播业务上。
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文旅业务,这是新东方集团试图在直播电商之外,开辟的另外一个重要战场,但这个跟电商更相关的业务最后被归入了新东方公司,而不是东方甄选。
但问题在于,老俞又无法将其真的边缘化,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东方甄选毕竟是在新东方最低谷的时候跳出来拯救公司的,无论是从公司形象还是公司文化上,这面大旗都不能倒。
第二,东方甄选作为现象级互联网产品和知识型直播的情怀寄托,品牌价值远高于其实际业务的价值。
第三,经历了教培风暴之后,老俞非常有必要在体内保持第二业务,那怕成不了第二成长曲线,也不能轻易放弃。
但不管基于什么原因,“去董”却是不容质疑的,否则,东方甄选就会变成明星主播主导的MCN,与新东方企业文化严重冲突,那还真不如放弃。
本来“去董”一直在推进,公司上上下下心照不宣,只要在“去董”的同时稳住GMV,董老师相信也心知肚明,结果被一个文案给捅到了明面上,矛盾激化了。
而之后一系列离了大谱的骚操作,那就是新东方公司在管理模式上的先天缺陷了。
3
相比另一家教培巨头好未来,新东方更倾向于更多授权的模式,地方公司的经营自主权很大,这主要是因为学科培训要基于各省的考试大纲,因地制宜,总公司主要负责品牌、人才培训和方法论的输出。
管理模式本身并无好坏,所以这次新东方恢复得比好未来更快,因为各省可以根据当地的监管情况和家长接受程度,灵活决定产品策略,把握好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界限。但这套管理模式放在电商公司身上,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很容易失控,在本次事件中就犯下了很多互联网运营上的低级错误。
我相信老俞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任何公司只能有一个公司文化,一套管理模式。有趣的是,虽然直播电商拯救了老俞,成就了董宇辉,但无论是董宇辉还是老俞,内心深处都并不认同自己身上的直播电商的标签。
直播电商做得就是三教九流的生意,归根结底跟老师的文化人形象是冲突的,即便老俞和董老师当年给它披上了文化外衣,但转身就被天权扒了内裤。更尴尬的是,天权的“自杀式卖货”最终却获得不俗销量,直播就是一个卖人设的地方,董卖的是高雅,天权卖的是低俗,都是人设换销售。
这件事闹得虽大,但最后的处理方式却跟以往历次舆情事件没有什么不同,这其实说明两人都不认为现在的问题有什么根本的解决之道,但也不会不可收拾,毕竟东方甄选不再是核心业务,伤不了新东方的根本,人家董老师站着挣钱,早已财务自由,又没有老罗的野心,犯不着拿自己的人设冒险。
很多人都看过几年前的电影《中国合伙人》,以新东方早期三位创始人为原型,主题关于青春、友谊、梦想,成功、留学、托福、美国、创业……
我觉得老俞,董老师和东方小孙三个人可以续拍一部《中国散伙人》,主题就关于网红主播、流量明星、饭圈、文化带货、卖情怀、二次创业、转型、素质教育……
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欢。